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Only variable references should be returned by reference

Filename: core/Common.php

Line Number: 257

JET - Design - Architect Site - 一館知天下 Digital Museum
電郵地址
密碼
submit
submit
CLOSE
issue JAN 2014 VOL: 137
2013-12-31 10:00:00
一館知天下 Digital Museum
世上博物館何其多,就當你花足一年環遊世界,恐怕也未必看到一半。所以Google Cultural Institute的出現是偉大的,無論你身處世界任何角落,只要一部電腦在手,就可隨時(虛擬地)走進全球大部分博物館、美術館,欣賞每一件收藏品。於羅馬尼亞佩奇卡(Pecica)新落成的Digital Museum,將這概念加倍發揚光大,小小館子,竟然集全世界博物館於一身,妙呀!
 
佩奇卡是位於羅馬尼亞西部的一個小鎮,鄰近匈牙利,面積237.17平方公里,人口只有約一萬二千人,密度非常低,大概是舒適怡人的居住地方。佩奇卡的經濟支柱以農業為主,其次包括與石油及天然氣有關的工業,還有麵包製作同樣聞名,相傳活躍於六、七十年代的羅馬尼亞共產黨總書記Nicolae Ceausescu,每天也要吃一個從佩卡奇空運而來的出爐麵包才能滿意。以上種種可能聽起來與博物館沒有特別關聯,原來佩卡還是一個著名的考古城鎮,中至後青銅時代之中,就被這個Periam-Pecica/Mure§文明主導了一段日子,後人在這個區域找到不少來自該年代的遺跡,於是將此地命名為Pecica。在如此有歷史味道的小鎮建立這個能知天下事的Digital Museum,想起來也算順理成章。
 
Digital Museum由羅馬尼亞本地建築師Claudiu Ionescu設計,外形靈感來自著名羅馬尼亞藝術家Constantin Brancusi的雕塑The Miracle,The Miracle是一個線條簡單、形態像海獅的大理石雕像,創作於三十年代的The Miracle充滿現代藝術的元素,難怪來到2013年仍然能成為建築的靈感。Digital Museum的形狀與The Miracle十分相似,也有點像一艘遊輪的船頭,不過線條明顯硬朗得多,而且用上冷酷的銀灰色混凝土外牆,給人高科技的前衞感覺,與博物館的名字遙遙呼應。博物館外牆特別加入一條幼幼的光源,在晚上發出冷冷的光芒,令建築物加倍型格。
 
Digital Museum座落於受當地環境保護條例管理的Mures Floodplain Natural Park附近,雖然外形帶高科技感覺,也不忘記配合周邊的綠色元素。博物館的天台設計成斜台般,市民可以隨時步行至屋頂,而這裡特別鋪上草地,補償建築物出現而破壞了的一片自然環境,帶來一個小公園給人休憩,大大中和建築物本身形成的冷酷氣氛。不說不知,原來建築師精密計算過博物館的座向,令它成為了一個日晷,每天透過建築物頂端的影子在周邊的水泥地上提示著時間。博物館內部貫徹著外面的高科技冷感設計,提供最先進的3D投射、3D屏幕的科技,瀏覽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美術館內容,而且在這裡也可以找到製作麵包的工具,讓遊客一探著名佩奇卡麵包的奧秘。
 
Claudiu  Ionescu's Profile :
Claudiu Ionescu生於1985年,在羅馬尼亞土生土長,現時以自由身建築師形式工作,作品包括Ann Art Gallery,並贏得多個國際設計比賽獎項。
issue DEC 2013 VOL: 136
2013-12-23 10:00:00
Center Sociocultural a Mulhouse
當一台獨大,播放雪花也有慣性收視時,誰會用心製作節目呢?新劇放映中的黃子華都將心比己,「多幾個人出來講棟篤笑會令棟篤笑質素下降」這個邏輯不能理解,就是了,後來幾多人講棟篤笑,黃子華的地位始終無法取代。又好像法國米盧斯(Mulhouse),小小一個鎮博物館林立,要在這裡突圍而出,唯有在設計上挖空心思,最新建成的Center Sociocultural a Mulhouse就是良性競爭的漂亮示範。

米盧斯位於法國東部,土地面積只有約22平方公里,人口約12萬,本來只是芸芸眾多歐洲小鎮之一,可以毫不起眼的過日子。不過米盧斯沒有安於現狀,數十年間,大大小小博物館在這裡陸續建成,令這個地方漸漸聞名起來。也許因為米盧斯就在德國旁邊,自十九世紀起,這裡的工業發展迅速,尤其以汽車工業為甚,因此這裡的博物館不乏以汽車為主題的Cite de l'Automobile,與及以火車為主題的Cite du train,另外還有電力博物館(Musee EDF Electropolis)及布料印製博物館(Musee de l'impression sur etoffes)等,足夠你展開幾日幾夜的博物館之旅。
 
米盧斯的博物館不只數量多,設計亦不乏心思的,所以當政府委託法國建築事務所Paul Le Quernec設計一幢社區文化中心之時,要令當地居民甚至全世界感到驚喜,他們也不是沒有壓力的。建築師可以用的土地面積不大,在沒有太大發揮空間的情況下,能夠設計出這樣奪目的作品,建築師的功力毋庸置疑。透過Center Sociocultural a Mulhouse這座給市民開放使用的社區中心,政府希望為以工人階級為主的社區注入全新面貌,同時在周邊加入托兒服務、新房地產項目、廣場及公園等配套,製造出更圓滿的社區,提升人們生活質素。
 
Center Sociocultural a Mulhouse採用像鑽石般的切割式表面,單是形狀已經搶眼奪目,一眼就能從周邊的舊式樓房看得出來。建築師巧妙地用了黑色作為建築物的主要色調,配上以一塊塊啞色方磚砌成的外牆,顯示廿一世紀流行的調子。畫龍點睛的是入口部分使用了鮮豔粉紅色,與黑色部分形成強烈對比,連同入口頂部的透視格子設計(其實是天台露台的圍欄),來到門口就已心花怒放。建築師亦不忘在建築物多個部分不規則地加入窗戶,令多點陽光可以透射到室內環境,增加建築物與外界的連繫。
 
Center Sociocultural a Mulhouse內部設計繼續精緻,各個空間採用單一色彩,有的全白色、有的全橙紅色、有的全藍色,走進每個房間,都會感到一種截然不同的氣氛,甚至有種震撼之感。Center Sociocultural a Mulhouse內的空間同樣設計成不規則的形狀,與外形遙遙相應,足見建築師心思細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