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Only variable references should be returned by reference

Filename: core/Common.php

Line Number: 257

JET - Design - Architect Site - 將人權放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Civil and Human Rights
電郵地址
密碼
submit
submit
CLOSE
issue AUG 2014 VOL: 144
2014-08-11 10:00:00
將人權放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Civil and Human Rights
從一個城市的規劃發展,你可以看得出一個城市的價值觀。無關乎建築風格、文化基因,單純是you are what you build的精神體現。

比如台北市政府順應民意將松山區發展成文創園,那就代表市民寧願興建一個沒有利益可言的藝術文化地標,都不要多一個面目模糊的商貿區。同樣道理,將市區土地用來興建劏房豪宅或是自由行商場,然後將公共房屋興建在老遠的東北地區——尚未計算當中被迫遷的村民和農地——那你大概能推測這城市有多涼薄無知了。

位於美國的National Center for Civil and Human Rights(NCCHR)月前在亞特蘭大開幕。位於市中心黃金地段,距離遊客打卡必到的喬治亞水族館、奧運紀念公園和可口可樂世界只是五分鐘之遙,而這個珍貴的地段還是由企業捐贈的。那你大概可以想像,人權、公義、平等,對這個國家有多重要了。


1929年,馬丁路德金在亞特蘭大出世。簡單一句話,大家就應該明白「人權」二字,何以對亞特蘭大意義非凡。亦因此四位六十年代黑人平權運動的活躍份子在2001年提出於此地興建NCCHR,但由於遇上美國金融風暴等問題,一波三折延至今年年中才開幕。
2009年館方從五份計劃書中,最終挑選了非裔美國建築師Phil Freelon的設計。Phil Freelon講不上是國際建築大師,但在美國境內也頗具知名度。除了因為他的妻子是著名爵士樂歌手Nnenna Freelon之外,更因為他致力推動非洲文化,如National Museum of African 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和Museum of the African Diaspora就出自其手。

從高空鳥瞰,你會發現NCCHR 是由兩面弧形木牆組成,中間就是兩層高的展覽場地。據Freelon解釋,兩面弧形木牆就像兩隻手,帶出攜手同心為平權而戰的意思。可在我看來,建築物更像一隻杏核大眼睛,兩面木牆就像上下眼簾,很有觀察世界的感覺……全文請參閱144期JET
issue MAR 2014 VOL: 139
2014-02-28 18:00:00
Danish NationalMaritime Museum
所謂建築,在大眾的心目中,就是在地面上加建的一幢東西。這個定義通用於一般情況,不過當然也有例外,因應原先地形,也有凹凹凸凸古靈精怪,打破我們既有想像的。像最近開幕的Danish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就是一幢幾乎完全在地底之下的「建築」,建築師所花的心思,卻不比一般建築物為少。
 
要瞭解Danish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為何「躲藏」在地底,就得先看看博物館所在之處的地形與歷史。Danish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位於丹麥赫爾辛格(Helsingør),它是一個位於丹麥西面、與瑞典越洋相對的城市,而Helsingør這個字就是窄海狹的意思,形容城市身處的松德海峽(Øresund)的形狀,可想而知,這是一個以海港及造船聞名的城市。Danish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所在之處,原本是一個船塢,作為這間以航海為主題的博物館地址,已有先天性的優勢,海洋氣氛根深柢固。赫爾辛格另一個著名的景點,就是北歐重要的文藝復興建築克隆堡(Kronborg),它更是莎士比亞筆下名劇《哈姆雷特》所發生的場所,地理位置與Danish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十分接近,有機會來赫爾辛格的話,也不要錯過到此一遊。
 
原址的船塢是一個凹下的長形空間,深約兩層樓高,最大路的做法,是將這個空間填滿,成為建築物的主體,不過建築事務所BIG絕不甘於此。首先,建築師無意將博物館興建於地面之上,是因為不希望這幢新建築物,對四周的環境造成太大衝擊,特別是破壞了克隆堡周圍的詩意;於是他們想到最十全十美的方法,將博物館主體嵌入地洞的周邊,保留中央的空間,這是丹麥歷來首個海拔以下的建築物。技術以外,也要參考考古學家的專業意見,研究如何對古跡造成最少破壞,對於香港人來說,這種心思彷彿遙不可及。
 
Danish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以玻璃及灰色鋼板作為主要物料,與原址本身擁有六十年歷史的混凝土仿如混成一體,令博物館看起來猶如本來就存在於這裡一般。這個設計的好處,不但令博物館完全融入原有的環境,還可以製造一個中庭的空間,不但對遊人帶來更友善的氣氛,更重要的是為在地面以下的建築物,引入豐富的日光及流通的空氣。
 
建築師設計了三條不規則排列的天橋,用來連接博物館的各個部分,除了用作通道,也同時有展覽功能;天橋頂部高度與地面差不多,遊人可以透過橋頂進入博物館,也可以當作通道般橫過天橋走到另一邊。至於博物館內部,建築師同樣用上較淡的色調,以配合整體氣氛,其中演講廳設計別具心思,採用傾斜式設計,採光一流,有別於一般演講廳的陰沉。

text  |  Ernus
photo  |   Luca Santiago Mora、Rasmus-Hjortshoj(Courtesy of 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