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條例一出,牛鬼蛇神現形。
喜歡設計,應該最尊重版權。筆者是病態到在公眾場所會反轉人家檯底驗明正身……現在要保護版權,理應支持。不過版權條例根本志不在保護版權,只是加多條莫須有惡法,旨在對付異見份子打擊反對聲音言論自由,三權合作做世界。Wyman慷慨表明支持二創you have my word都好,不過人家喜歡話拉就拉。
更加爆笑的是,撐版權條例的所謂版權持有人,自己都是靠「抄考」上位賺錢,現在以食老本吊命。舊時因為搭上經濟順風車尸位素餐大半世的既得利益者,都在這個大時代——露底。
至於家具設計,丹麥當然有食之不盡的優良老本。年過半百的經典設計繼續造繼續賣繼續靚之外,當代丹麥人沒有停留於懷緬過去光輝歲月,依然瘋狂推出新設計。現在丹麥品牌例如Normann Copenhagen、Muuto、Manu、Hay、Andtradition、Gubi等商業上一樣大成功。只要想想連香港這個地方都輕易買到以上產品,就知它們滲透力驚人。數一數,以上名字已經在本欄悉數登場﹙證明我們好貼市啊!﹚。不過人家的創作力仍未見底,現在又多個丹麥設計新名字,叫Karakter。他們同樣拒絕食丹麥老本,為了保存個性,甘於大膽創新冒險。所謂Karakter,就是丹麥語character的意思。
設計移民 等足5年
當你以為Karakter要踏上一條怪雞不歸路,他們又會有樸素簡潔(卻不簡單)的設計。遠在南非的設計團隊Anatomy Design,一樣逃不過丹麥人的法眼。Andrea Kleinloog及Megan Hesse and兩個女設計師本來在約翰內斯堡從事室內設計,最後想不到自己的設計會被Karakter帶到米蘭家具展。她們設計的燈飾Lab light外觀簡簡單單,應該想不到將設計由南非移民到歐洲,竟然花了5年時間!
Andrea Kleinloog用一個簡單概念設計出Lab light:叫Lab,因為它的結構就跟實驗室那些用來夾試管的金屬用品一樣。不過經過她剪裁修飾,再配搭好用料之後,一盞檯燈仔就變得簡潔實用,具氣質又帶點菱角。它在南非贏得當地設計展推崇為南非年度「Most Beautiful Object」。不過拿到這個獎後,設計師方認識到殘酷的設計世界!當Lab light見街,查詢者眾時,她們只是手作仔造了五盞燈!於是她們決定成立Anatomy Design,想將這盞小檯燈推出市面之際,才發現南非的生產環境跟市場掣肘多多。因為當地市場及生產技術所限,無法大量生產降低價格,就算整得出但價錢貴無市場;她們更不願意將貨就價作出妥協,改動設計。最後,兩口子自己兼營零售,自己設計自己賣。
直至有個叫Christian Elving(即是後來Karakter的CEO)的丹麥人傳電郵來表示對Lab Light有興趣(她們起初還以為是spam mail!),她們就戰戰兢兢將十盞Lab Light寄到丹麥,心想這次可以衝出南非直搗家具設計風眼:歐洲市場了。因為要符合歐洲燈飾標準、再經歷多次改良、再等待Karakter儲齊足夠設計,可以一次過參與大型展覽………一連串的翻來覆去,足足用了5年時間!這是見到甚麼簡單設計,覺得只要花幾百銀就可以從東莞「淘」回來的香港人所不能理解的。
全文請參閱161期《J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