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Only variable references should be returned by reference

Filename: core/Common.php

Line Number: 257

JET - Interview - Interview - 猴子突襲與 獅子撲擊 張均樂
電郵地址
密碼
submit
submit
CLOSE
issue NOV 2015 VOL: 159
2015-11-06 16:00:00
猴子突襲與 獅子撲擊 張均樂
中國功夫總是離不開動物情懷,很多拳法都取自於動物捕食時的姿態,意想不到原來源自日本的空手道,都有猴子與獅子之分。港隊空手道代表張均樂,曾奪男子55公斤組別全國賽金牌及亞錦賽銀牌,以往採取被動式猴子突襲打法,自從港隊引入伊朗教練後,猴子頓成獅子,現今就算面對比他重磅一倍、體重超過100公斤的對手,他依然能夠如獅子般撲擊對手,力爭空手道的最高境界。

勝負只在兩厘米
空手道的名氣,可能比不上其他中國武術,張均樂坦言大家經常誤解空手道。「以往我遇到的十個人,當中八個以為我打跆拳道,其餘兩個則說柔道,偏偏沒人能說得出空手道這三字。」說來話長,至少他解釋了原來兩款道袍毫不一樣,跆拳道是「過頭笠」V領設計,但空手道卻像大褸般披上去就成。姑勿論如何,空手道或有出頭天,大有機會列入2020年奧運項目之一,好看之處是講求速度和點到即止。「比賽並非鬥大力,反而速度很快,身體攻擊沒問題,但頭部攻擊只求skin touch,務求打中但不可有表面傷痕,否則一拳打低對方或爆缸的話,攻擊一方就會被判輸掉比賽。」打中反而判輸?「我們打中對手,打入兩厘米或打出兩厘米,同一個動作,結果可以是很極端的,所以平日要練反應,點到即止,掂到即收,最重要是練習距離感。」

除了追求最精準的點到即止,還要練成無間斷極速爆發。「一般練習是熱身、做基本動作,例如前手後手出拳出腳等,還要練習狂打十秒,休息十秒後,再狂打十秒,畢竟三分鐘比賽不會完全打足全程,要鍛鍊身體時刻擁有很多能量,爆發後休息幾秒,然後再儲夠能量又再出拳等。」張均樂表示,自從成為體院精英運動員後,受惠於體院的科研,能夠了解自己的動作。「在電子板上起腳或出拳,能夠計算到我們身體哪些位置比較用力,或者哪一部位率先起動,例如起腳第一下是前腳先發力,抑或是身體先起動呢,體院有這些數據,從而可改善到自己的壞習慣。」他又補充,空手道選手通常不是很大隻,反而腳部肌肉主要較強,皆因移動多,注重腳步馬步穩陣,保持上身動作。

張均樂最初接觸空手道,緣於中學時候的興趣班,自此只練空手道,未有學習其他拳腳功夫派系,他自言空手道不算最勁,但不覺得任何一種武術能夠稱霸武林,只在於誰人練習。「就像武器一樣,到底機關槍抑或手槍較勁?大家可能覺得是機關槍,但最重要是甚麼人使用,如何演繹才是重點。」誓言要在空手道上尋覓最高境界的他,自伊朗教練從2009年來港執教後,打法截然改變。「伊朗選手的心態很強,可能國內經常打仗,亦比較貧窮,教練說一個選手的位置,就有過百人打生打死來爭奪,所以鬥心特別強。此外,他告訴我們,空手道源於日本,永遠都是搶直線來打的,但當年有來自伊朗的世界冠軍不打直線,改以側邊來攻擊,因此他教我們用一些步法去融入空手道,從而戰勝最強的日本對手。」

要改變固有打法向來不易,張均樂坦言起初難以適應,更弄得要看心理醫生。「我以前的打法比較被動,偏向日本風格,但伊朗的打法是極具侵略性,如用動物來比喻,就像是獅子那樣不斷向前噬,但我不是那種體型,坦白說我是一頭猴子,明明我是猴子,要扮獅子真的沒可能,於是有段時間和教練意見不合,無法磨合。」他進一步解釋,試過在2010年世界賽勢均力敵,他僅僅輸個馬鼻,卻被教練罵到狗血淋頭,怒斥他的空手道生涯經已玩完。「我不明白,之前試過坐十多個小時飛機去土耳其比賽,我遵循教練的打法,結果不夠一分鐘就被人大炒,偏偏教練卻說我的表現very good,我接受不到這個結果,所以想用回自己方法,結果差點勝出,卻換來破口大罵。」

全文請參閱159期《JET》。
text  |  Nic Wong
photo  |  Jack assisted by Hin
issue NOV 2015 VOL: 159
2015-11-02 17:00:00
渡患難中 都有樂趣 鄭伊健
事隔數年,鄭伊健再次替《Jet》拍封面照,製作過程大致類同,唯一不同是訪問期間多了個鏡頭。「會不會取代到呢?現在好輕易就可以按去睇片,遲些可能真係冇晒文字。」第一條問題竟由伊健反客為主。事實上,近幾個月來紙媒的風聲鶴唳確惹人關注,更何妨傳媒與娛樂圈唇齒相依,八卦好,慰問好,都是出於關心。

幸訓練有素,「紙媒不死」四字在這幾個月的無間默唸下,已成就出一套完整理論,既然你開到口,我亦毫不吝嗇跟你傾囊分享。只是未及發聲,已被伊健堵截。「其實電影都在轉型中,音樂亦不再是用價錢去買賣,但總有方法生存。」原來是一則經驗分享,在有意無意間發放正能量才是首要。

1986年考入TVB訓練班,來年便入行30年,在消失的光陰中,有2/3時間要面對翻版和下載打擊唱片及電影業的事實。所以在紙媒不死前,樂壇已死、港片已死等課題,伊健已作答過無數次,可謂經驗之談。現在人人懷念90s,羨慕他們可在這個黃金時代出道,坐上尾班車。「今日睇番轉頭覺得慶幸,但我在拍第一集《古惑仔》時,已經有前輩說我們生不逢時,香港電影正在沒落。咁點呀?都入咗行,唯有拍落去,結果整個系列都撐到去千禧年。」雖然眼前日子還要捱,但只要能共渡患難,他日就總有樂趣之時。〈友情歲月〉係咁唱,聽足廿年,浩南哥唔會老點我啩?

30這個數字,是上網搵資料時無意間發現,其實伊健本人並沒有安排特別紀念活動。「有時連自己生日都會忘記。」所以不難理解,為何連好應該記緊的1986年,這個考入訓練班的年份都可以沒有印象。「梗係啦!當日我只是搵工心態。今時今日有人關注青少年雙失問題,我當年又何嘗唔係雙失。中學畢業後已知自己讀不上去,那個暑假好忙,不單止去考職業訓練局,還四出搵工,廚房、警察,連俾25蚊報名參加新秀都照去。」其實都是同學的家姐想以合唱參賽,才拉埋他落水,結果掹車邊入到100強。殊不知比賽前女拍檔去宿營燒野食搞到失聲,未到伊健開口已被叮走。本著向熱廚房邁進,但突然有監製致電他,覺得他外形討好,想引薦他去讀訓練班。「我當時純粹覺得有咩讀就讀啦,但屋企人強烈反對,話我唔腳踏實地,貪慕虛榮,仲話讀唔到書都應該去學紮鐵、搭棚,總之講到好嚴重。直至有廣告拍,有節目主持出街,他們才安心點,仲話支持我!」

時下年輕人較聰明,清楚自己方向,當年的伊健只是有路就行,沒想過可以做明星、出唱片、拍電影。結果又行得順風順水,1996年的《古惑仔》,更為他奠定男一地位,工作排山倒海,一年內四、五套電影、一張專輯、一張EP、一張國語碟,還有電影原聲大碟,是最瘋狂的紀錄嗎?「當時的工作量密到自己都不安心,覺得冇時間去做得更好。」遇到一首好鍾意的歌,好想專心去錄,去到錄音室時還未有歌詞,但無論如何今晚一定要錄起,到收到歌詞時已經要即刻錄。唱得未夠好,覺得過意不去,可惜第二朝還要拍戲,根本冇時間讓你再錄。「到後來有不少樂評批評我冇進步,咁梗係冇進步啦,我都想咁講自己呀!不單止工作,你本來應有的感情和家庭生活,都被忽略了。當刻你只有做做做,到你忙完你都唔知自己忙緊乜,感覺好空虛。」

今年是九十年代熱,多部電影都以這個黃金年代為題。事實上這亦是香港娛樂圈其中一個高峰,只要你能夠在這個年代闖出名堂,哪怕只有一首Hit歌,來到今時今日都可以搵到兩餐。難怪不少後輩都羨慕這個美好時辰。「其實冇人知會發生咩事,今日睇番轉頭覺得慶幸,但我在拍第一集《古惑仔》時,已經有前輩說我們生不逢時,香港電影正在沒落。咁點呀?都入咗行,唯有拍落去,結果整個系列都撐到去千禧年。」

即是說,既然命運無辦法改變,與其坐著去羨慕別人,倒不如改變自己想法,有沒有前景,只在乎你用甚麼心境去面對。「點樣叫成功?點樣叫冇空間?我有睇好多舞台劇,舞台劇演員都是藝術工作者,他們收入不多,很多都會額外有份正職。正職是為了生存,但舞台劇這份副業就讓他得到滿足。從金錢去量度成就,固然未必很高,但他們真的做到心中富有。到底要很多人認識自己才叫成功,還是在一個職業圈子內獲得認同才叫成功呢?現時娛樂圈,你只有放膽去做,想唱歌咩,未必要出碟,你可以造首歌放上網一樣會得到認同,只是跟以往那種名成利就未必一樣。」這是黃金時代最幽默的地方,永遠要過去了才察覺這就是黃金時代。當日置身其中,覺得困難重重,他日再回頭,才發現原來是機會處處。或許廿年後,會有一名千禧後記者跟周柏豪一起分享2015年這個黃金時代。


伊健也承認,娛樂圈在轉型中,現時要出一張全新大碟很困難,亦坦言自己是靠過去留下來的作品唱下去,但有機會,都會爭取做番首新歌。「好似幾年前為演唱會做的〈Beautiful Day〉,是講心境的,人應該要有自己,開唔開心好在乎你自己點諗。我以前成日被人話在片場掛住玩,其實我只係想將現場氣氛變成遊樂場咁。開心係做,唔開心又係做,咁不如開開心心地做啦!你問我咁樣算唔算積極?梗係積極啦!外國公司都可以邊飲紅酒邊開會,點解中國人社會就唔得?」這正正是伊健的生活哲學,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近年我又從經理人林姍姍身上學懂另一道理,就係每件事都偷偷地去做。即是明明買隻遊戲返屋企等放假時玩,但到你真係放假,就唔會有興趣玩。直至有日你通完頂後突然多一日假期,你就好想偷這一日去打個痛快。同去旅行一樣,叫你去玩一、兩個月你都會悶,反而短短地有幾日假期都買機票去玩的,零舍滿足。」

人講平衡,電影發展都講平衡,伊健發覺近年多了人投資一些小品題材,並開始重投港產片行列,去拍一些迎合港人口味的作品,這一點他相當支持。「香港人就係咁有趣,為了市場,曾經一窩蜂去拍合拍片,各大導演都去內地發展,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解決文化差異問題,於是近年又多番港產片出現。其實幾開心的,因為我們是來自這裏,好應該在這裡重新開始!」多年來,每次訪問伊健都說正在計劃做導演,不過一直還在計劃中。「的確已經想好劇本,但其實有冇立即實行唔重要,因為到你累積到第二、第三個劇本時,最終成事那個可能就係集之前三個之大成,所以我唔心急要快點成事。」剛剛便再次跟周秀娜合演新戲《我的智能女友》,故事講伊健上網bid了個智能女友返屋企,期間發生了很多趣事。「電影內,我不喜歡太嚴肅太真實的世界,這種在現實中帶少少抽離的,我比較鍾意。」

全文請參閱159期《J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