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Only variable references should be returned by reference

Filename: core/Common.php

Line Number: 257

JET - Leisure - Book - 談美食,也談政治
電郵地址
密碼
submit
submit
CLOSE
issue OCT 2014 VOL: 146
2014-10-20 10:00:00
談美食,也談政治
香港這陣子鬧哄哄,政改罷課佔中去飲,連前任特首老伯都出來發聲,社會從此不安寧。有時聽到「政治」兩字就會感到害怕甚至厭倦,偏偏政治如噩運般,每天都在影響我們,無力感的話,唯有自讀求福。挑書閱讀想避開政治學也不易,像近日電影票房冠軍的《移動迷宮》,又何嘗不是一部關乎政治的YA(Young-adult)驚慄小說?還是輕口味點憑興趣淺嚐政治,建議先從美食下手,至少讀得津津有味。

早年讀過梁文道的《味覺現象學》,輕鬆探討美食背後的飲食工業及文化,亦讀過蔡子強的《餐桌現象學》,淺談飯局中蘊含的政治和革命,近月他開宗明義講《餐桌上的領袖》,談飲食也談政治,看完眉頭不會繃緊,肚子卻空蕩蕩,想跟他們一起吃好東西。

就算是何方神聖的領袖,不外乎也要吃飯上廁所,蔡子強以一貫輕鬆的深入淺出手法,講述叱吒風雲的人物喜歡吃些甚麼。今回只談中國領袖,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習近平等無人不曉,但你又知道他們的口味嗎?眾所周知,毛澤東無辣不歡,曾說過:「能吃辣的人革命性較強」,很重口味,更強調自己是農民之子,愛吃農村菜,甚得農民歡心,絕對是他登位的重要因素。難怪當年奧巴馬選總統時要吃漢堡包,後來與梅德韋傑夫促成「漢堡外交」,當今習近平也吃包子、拜登則吃麵條,齊齊大做政治美食騷……全文請參閱146期《JET》
issue SEP 2014 VOL: 145
2014-09-15 10:00:00
病毒有幾毒?
伊波拉病毒,乍遠還近,人人自危。但,等等!其實甚麼是伊波拉病毒?上月《衛報》記者James Ball撰寫了一篇發人深省的文章〈Concerned about Ebola? You're worrying about the wrong disease〉,指出媒體誇大伊波拉病毒的恐怖。他認為雖然伊波拉死亡率介乎25-90%,但它的傳播途徑是通過與患者的體液交換或是進食了未經煮熟的帶病野味,因此感染風險稱不上高。相比之下,其實很多感染率更高的致命疾命更值得大眾擔心,例如帶來超過三十萬人死亡的瘧疾、六十多萬人死亡的肺結核等。如此一來,其實潛伏在日常生活裡的疾病細菌更值得我們提防呢。《微型殺手——揭開新興傳染病威脅的真相(Secret Agents – The Menace of Emerging Infections)》就是探索傳染病,由大眾輕易接觸到的食物感染病原體、經由動物和昆蟲傳播的疾病、造成藥物失效的抗藥性問題、致命流感的威脅,以至出人意料的慢性病傳染性病原和生化恐怖攻擊都逐一拆解,有效提升大眾正確的防疫觀念,減少疫病發生時的無謂恐慌。

另一本病理學必讀本是《第四級病毒(Level 4: Virus Hunters of the CDC)》。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將具有生物性危害的物質稱之為「生物性危害」,亦即是Biohazard,並按致命程度分成四個等級,第一級有水痘、大腸桿菌等;而第四級就是至今尚未有任何有效疫苗或治療方法的高危病毒,如伊波拉病毒、漢他病毒、拉薩熱等,亦即是本書探討的內容。作者是舉世知名的病毒學家夫婦,曾深入剛果、非洲、巴西、巴基斯坦的落後地區。他們以第一身經歷講解各種致命病毒的源起、病徵等。雖然是病毒學叢書,但深入淺出,且與人性緊扣,精采絕倫。

細菌病毒,古往今來都是小說家筆下的熱門題材,比如經典作品《十日談》、《鼠疫》、《威尼斯之死》、《愛在瘟疫蔓延時》等。當中描述的瘟疫,無論是病症和規模都較為貼近現實。二戰後興起apocalyptic fiction,即指以世界末日為背景的科幻小說,當中就出現一些作家創作而來,威力足以毀滅世界的超級病毒。誕生於五十年代的小說《我是傳奇(I am Legend)》就講述變種病毒令90%人口死亡、9%的人成為怪物,是人和吸血二殭屍大戰的故事的鼻祖。七十年代Stephen King的巔峰之作《末日逼近(The Stand)》則描述生化武器外洩令美國人口大量死亡。在此也必須一提《天鵝之歌(Swan Song)》,被指是與《末日逼近》情節極相似,但更出色的一本長篇小說。除了apocalyptic fiction,又有所謂「反烏托邦(anti-utopia)」的文學作品,例如《末世男女(Oryx and Crake)》,或是去年非常有名的《起點人(Starters)》都是講述經歷浩劫後的廢墟世界,不是生死存亡的關頭,卻是令人絕望、窒息的黑暗未來。在這個科技昌明但道德崩潰的今日,會不會令人讀得更為毛骨悚然?

text 陳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