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Only variable references should be returned by reference

Filename: core/Common.php

Line Number: 257

JET - Leisure - Book - (被)消費的聖誕節
電郵地址
密碼
submit
submit
CLOSE
issue DEC 2014 VOL: 148
2014-12-17 10:00:00
(被)消費的聖誕節
好不容易又一年,香港年度最大節日還未正式來臨,各大商場猶如戰場一般,大小活動燈飾減價優惠蜂擁而至。本來節日商品化早已說到陳腔濫調,但近日中港出現兩個重大契機,月前中央政府的八項規定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浪費條例》出台以後,「三公消費」受到嚴格限制,節日禮物市場明顯收縮,加上港區雨傘行動儼如小社區般自給自足,徹底衝擊恆常已久的消費主義,值得再看節日商品化這個問題。

節日商品化的主因,大有可能源於聖誕節,這個本來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近代人們喜愛交換禮物,更要花上一日來「拆禮物」,於是買禮物甚至血拼,變成理所當然。其實聖誕節變成消費主義當道是由來已久,不少文章指出早於十九世紀,狄更斯在1843年出版了小說《聖誕頌歌》,原本主角非常吝嗇,洗心革面後對人異常慷慨,結果讀者亦有樣學樣,延伸至節日送禮,加上當時百貨公司興起,更成了聖誕消費的推手。

節日過度消費現象一直消散不去,不少學者都發表意見並著書,反對派如Michael Schudson在2003年出版的《廣告,艱難的說服》中討論了「禮品與物質主義」的相關問題,分析聖誕消費之後的負面意義,「聖誕節期間,人們試圖加固自己認為重要的各種社會聯繫,這種活動有其病態的一面,那就是試圖通過送禮去買愛或應付罪惡。即使必須債台高築,他們也會這麼做。商家深諳此道,在關鍵時刻毫不手軟地利用消費者的社交心理和出手大方。」又如明尼蘇達大學教授Joel Waldfogel在2009年著作《送禮經濟學》中指出,現今的節日商品化,催生了主要為親友間饋贈的送禮經濟,推算每年全世界為節慶經濟浪費了至少250億美元,難怪這本書被譽為聖誕老人最討厭的書本之一!

全文請參閱148期《JET》。
issue NOV 2014 VOL: 147
2014-11-14 10:00:00
本期讀書人:敖樹克
本期讀書人:敖樹克(Gerard Henry),自1981年起定居香港,現任雙語(法文及中文)文化雜誌《東西譚》(Paroles)總編輯、香港法國文化協會副總監,以及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會主席。

喜歡的作家?
隨著我的人生不同階段,喜歡的作家亦有所改變。青年時候,我特別喜歡法國詩人波特萊爾和蘭波,以及小說家卡繆。長大後,我熱衷於俄羅斯文學,例如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及索贊尼辛的作品。至於近年活躍的,我就喜歡高行健和土耳其作家帕慕克。

哪些書本對你影響至深?
對我影響很大的書本,包括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西蒙的《弗蘭德公路》、法國作家格拉克的作品《沙岸風雲》(The Opposing Shore)及《林中陽台》(Balcony in the Forest),只可惜他於2007年逝世,法國以外的人不大熟悉他的作品。

有令你一看再看的書嗎?
有本書擺放在我的床邊,那就是葡萄牙詩人佩索亞的《惶然錄》(The Book of Disquiet)。它的題材關於生活、風景、里斯本天空的色彩等等,文字瑣碎得無法歸類於散文抑或詩作等等。

正在讀甚麼?
前蘇聯作家肖洛霍夫的代表作《靜靜的頓河》(And Quiet Flows Don)。這本小說在1928年出版,講述1928年東歐遊牧民系哥薩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及俄國內戰的命運。

下本想讀的書是甚麼?
我打算讀蕭紅的成名作《生死場》,因為最近許鞍華拍了一套關於她的電影──《黃金時代》。

全文請參閱147期《J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