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Only variable references should be returned by reference

Filename: core/Common.php

Line Number: 257

JET - Leisure - Book - 莊偉忠 What are you reading?
電郵地址
密碼
submit
submit
CLOSE
issue DEC 2014 VOL: 148
2014-12-19 10:00:00
莊偉忠 What are you reading?
本期讀書人:莊偉忠,一田百貨行政總裁,先後加入銀行界,曾創立安信信貸、任職香港賽馬會市場推廣經理。工餘時間是一名公認的愛書人,自言人生已讀超過二千本書,並經常向公眾推介書籍。

喜歡的作家?
人生中有幾位非常佩服的作家,包括林語堂、李敖及李天命。很可惜未能與林語堂親自見面請教,可說是一件人生憾事;對現年四十歲以上知識分子來說,無一不受李敖所影響,他的霸氣、才情及分析角度,都令我嘆為觀止;同時,我也很佩服李天命,因為他的幽默感、學問及水準,在香港是找不到第二位的。至於近代的作家,我比較欣賞沈旭暉和Tim Harford,後者即是《Dear Undercover Economist》的作者。

哪些書本對你影響至深?
林語堂寫過的人物傳記《武則天傳》、《蘇東坡傳》等都很好看,尤其我很崇拜蘇東坡,曾經看過十幾本由不同作者撰寫關於蘇氏的傳記,還是林語堂寫得最好,能夠突顯到其豁達、堅毅和才情,我翻看了至少二十幾次;李天命有關思考藝術的著作,例如《從思考到思考之上》、《哲道行者》等,幾乎每本都是一看再看;另外一本不得不提的,就是南懷謹老師的《老子他說》,精要地寫出道家思想,宣揚人生淡泊,當中《道德經》所言的「功遂名成身退,天之道」,至今仍然影響我的想法。

有總是讀不完的書嗎?
不會。正如倪匡所言,我們不要浪費時間,人生總會遇上垃圾書,看了頭十頁就會知道它不是那杯茶,千萬不要看下去,例如之前看到《黑天鵝效應》、《蝴蝶效應》,知道那些理論又如何,講完等於沒講。另外我也不看那些人事學、心理學及社會學等等管理書籍!
平日讀書有何習慣?

差不多二十年來,我都不會買書,加上很多書本都沒有任何翻看的價值,所以我喜歡到圖書館借書閱讀。香港圖書館的做法,一般都是新書出版半年至九個月後才到圖書館,而我不急於看新書,反而覺得等待一段時間之後再看這本書,感覺與初出版時看的不同,更能夠看出作者的真正想法。

正在讀甚麼?
張戎的《慈禧》,是朋友送給我的。書中推翻了世人一直所有對慈禧的觀感,一般覺得她對光緒很奸詐,但這次作者就用大量搜證去推翻一切,帶來不同想法。

全文請參閱148期《JET》。
issue DEC 2014 VOL: 148
2014-12-17 10:00:00
(被)消費的聖誕節
好不容易又一年,香港年度最大節日還未正式來臨,各大商場猶如戰場一般,大小活動燈飾減價優惠蜂擁而至。本來節日商品化早已說到陳腔濫調,但近日中港出現兩個重大契機,月前中央政府的八項規定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浪費條例》出台以後,「三公消費」受到嚴格限制,節日禮物市場明顯收縮,加上港區雨傘行動儼如小社區般自給自足,徹底衝擊恆常已久的消費主義,值得再看節日商品化這個問題。

節日商品化的主因,大有可能源於聖誕節,這個本來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近代人們喜愛交換禮物,更要花上一日來「拆禮物」,於是買禮物甚至血拼,變成理所當然。其實聖誕節變成消費主義當道是由來已久,不少文章指出早於十九世紀,狄更斯在1843年出版了小說《聖誕頌歌》,原本主角非常吝嗇,洗心革面後對人異常慷慨,結果讀者亦有樣學樣,延伸至節日送禮,加上當時百貨公司興起,更成了聖誕消費的推手。

節日過度消費現象一直消散不去,不少學者都發表意見並著書,反對派如Michael Schudson在2003年出版的《廣告,艱難的說服》中討論了「禮品與物質主義」的相關問題,分析聖誕消費之後的負面意義,「聖誕節期間,人們試圖加固自己認為重要的各種社會聯繫,這種活動有其病態的一面,那就是試圖通過送禮去買愛或應付罪惡。即使必須債台高築,他們也會這麼做。商家深諳此道,在關鍵時刻毫不手軟地利用消費者的社交心理和出手大方。」又如明尼蘇達大學教授Joel Waldfogel在2009年著作《送禮經濟學》中指出,現今的節日商品化,催生了主要為親友間饋贈的送禮經濟,推算每年全世界為節慶經濟浪費了至少250億美元,難怪這本書被譽為聖誕老人最討厭的書本之一!

全文請參閱148期《J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