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Only variable references should be returned by reference

Filename: core/Common.php

Line Number: 257

JET - Leisure - DVD - 他的熱情何其冷靜
電郵地址
密碼
submit
submit
CLOSE
issue FEB 2015 VOL: 150
2015-02-02 08:00:00
他的熱情何其冷靜
(1)在屋企睇完《Boyhood》時,望望電話,已經清晨5點幾—Why?屋企睇而不是在戲院?
(2)好耐冇喊(以致懷疑淚腺失去應有功能)的我,竟然眼濕濕—劇情好催淚的嗎?
先答(1):先旨聲明,我睇的是美版blu-ray而絕對不是甚麼網上在線觀看版。我當然好想入戲院觀賞,但場次實在太少;少也不是問題,真正問題是那些場次都不是一個要返工的人所能夠幫襯的……唔通請日大假去睇咩。
再答(2):劇情絕對不催淚(想搵半滴催淚位都難),我甚至可以好大膽咁講:《愛回家》某幾集劇情隨時比起《Boyhood》催淚10億倍。既然係咁,喊乜鬼?
原因可能是,我真的看到了時間的流動,時間在一群人身上所發揮的作用。用電影講時間自然不是甚麼創舉,但開宗明義用時間作為一齣電影的單位 / 命題,情況就好唔同。

回到1991年,Richard Linklater的《Slacker》,交代了德州Austin一班後生仔的尋常一天—但Richard要說的不是這班後生仔共同過了怎麼樣的一天,而是他們在這一天的不同時份各.自.怎麼過。拍法是這樣的:第一場,先描述人物A的小故事,差不多講完了,便把鏡頭移去附近另一個場景(注意,時間也跟隨著流動),改為交代人物B及C,如此類推……到最後,故事已經交代到人物L了,但之前的人物A至K都不會再出場。Richard要說的是同一天同一地方中不同時刻裡不同人物各不相關的小故事。

但Richard由始至終都不是Tarantino或Nolan,他不是要玩甚麼敘事技巧花招,他只是用最沉實的方法,去拍他感興趣的小人物——這班小人物共同呈現了上世紀一個族群的精神面貌,Slacker(或Generation X),一群對現實社會無法投入的(普遍高學歷)青年。Richard在批判他們嗎?肯定不是,他全程都在用不含主觀情緒的鏡頭,只是白描(Slacker是個帶貶意的詞,但Richard講到明,希望大家不要戴有色眼鏡去睇他這齣戲)。我愛《Slacker》,但我從來不會主動推薦人去睇,怕人睇完嫌悶。畢竟悶的其中一個標準是:沒有高潮迭起的情緒起伏。

全文請參閱150期《JET》。

issue JAN 2015 VOL: 149
2015-01-07 10:00:00
不算是杜Sir粉絲的我 持續翻炒的杜Sir作品
《無涯:杜琪峯的電影世界》散場後我問自己:我是否杜琪峯fans?
諗來諗去,不算是,原因如下:1.我沒有睇晒所有杜Sir作品;2.尤其他的愛情片(即《乜乜乜之戀》及《乜乜男女》之類),我一向敬而遠之;3.就連《嚦咕嚦咕新年財》我都冇睇(因為我完全唔識打牌)。

但他多部戲我又真的翻炒咗N次,而且相信會持續翻炒,翻炒到我與世長辭嗰日。
以下是我持續翻炒的杜Sir電影,排名可能有少少分先後。

《暗戰》系列:《1》好睇啲定《2》好睇啲?我冇嚴格比較過。《1》精采在於描述一個男人,執著於怎樣在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設下連環布局報復,《2》精采在用執著於贏的持續大輸家林雪,同你講放開才是正道。但無論《1》定《2》,最好睇的都是劉青雲。冇咗佢,我肯定唔會咁執著地翻炒落去。

《暗花》:OK,杜Sir只是監製,但點睇,成齣戲都擺明貫徹著杜琪峯意志吧。當日單拖在沙田娛樂城的戲院(已執,改建成教會)睇,全場數埋十個人都冇——冇錯,那是香港電影最壞的年代,但就在那最壞的年代,杜Sir讓我欣賞到一齣澳門回歸前腥風血雨下兩個男人的宿命故事。而宿命,一直是由一個無人觸碰得到的權力所遙控。

《兩個只能活一個》:OK,杜Sir也是監製,但同樣貫徹著他的意志。一男一女,同是天涯最淪落的人,同樣在找一個生存下去的機會,和希望。電影上映年份,1997年。(好可惜,這齣戲我冇機會再翻炒,因為我隻VCD唔知借咗俾邊個,而阿邊個又一直冇還碟,頂。)

全文請參閱149期《J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