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Only variable references should be returned by reference

Filename: core/Common.php

Line Number: 257

JET - Leisure - Music - 迷幻串流Tame Impala
電郵地址
密碼
submit
submit
CLOSE
issue AUG 2015 VOL: 156
2015-08-05 06:00:00
迷幻串流Tame Impala
音樂串流軟件興起,影響唱片銷量是不爭的事實,而我也有選用這些軟件,作為隨身聽或買碟前試聽,的確方便得很,唱片依然有買,但不及從前那般狠。早前,心血來潮跟同事們測試各種音樂串流軟件聲音好壞,於是拿老闆的膽機來試聲,Tidal最靚聲屬意料之中,而Spotify和Apple Music則不相伯仲,不過如果只以手機headphones來聽的話,相信三者的分別沒這麼大。

現在習慣買碟前先試聽,就像從前到唱片店試聽般,不過此舉就免了聽完不買的尷尬,樂評人也少了率先聽的優勢,不用非法下載,樂迷也能享有同時聽的平等機會。問過身邊幾位年輕同事,他們經常用音樂串流軟件來聽歌,只聽不買幾成習慣,除非真的是極度喜歡才會買下,例如他們剛看過日本樂隊The Fin.來港演出,完show後買了其專集《Days With Uncertainty》,雖然Spotify有得聽,但他們純粹為紀念,並沒開封的打算。而我, 聽澳洲Neo-Psych樂隊Tame Impala新作《Currents》,同樣是先從串流而來。

自從2010年發表首張專集《Innerspeaker》後,Tame Impala成了Hip友必聽迷幻之選,加上他們所屬的廠牌Modular是Hipster最愛,跟潮流扯上關係後,當然行得更快,而他們除了行得快,亦行得前,第二張專集《Lonerism》來得更精煉,緊湊激烈的Psych Rock之音,的確容易令人情緒高漲,而這碟的成績比前作更大躍進,英國由第144位急升到第14位,美國則由不上榜變成第34位,的確不簡單。因《Lonerism》的成功,Tame Impala四出巡迴演唱,而他們隨後兩張專集同樣是跟Live息息相關,先是跟The Flaming Lips合作的《Peace And Paranoia Tour 2013》,繼而是他們自家的《Live Versions》,這兩張碟同是限量發行,同樣是炒到天價,成為被炒目標,是身價的證明。
事隔數年,潮流已大變天,Hipster喜歡的不是2010年那些,Modular的受歡迎程度今非昔比,旗下賣錢的名字所餘無幾,以為Tame Impala跟Modular骨肉不分離,但最後Modular還是將樂隊第三張專集《Currents》割肉,分別賣給美國的Interscope和英國的Fiction,而這碟也是Tame Impala首次以三人陣容錄音,結他手Nick Allbrook已離隊,餘下一手包辦主唱、結他、低音結他、鼓、鍵琴和所有創作的Kevin Parker,鼓手、結他手兼鍵琴手的Jay Watson和敲擊手、結他手、低音結他手的Dominic Simper一起製作。

一如以往,Kevin一人包辦全碟所有作品創作,他還首次肩負混音工作,而錄音也選取他位於Fremantle的home studio。除了廠牌和成員的轉變外,《Currents》的音樂風格亦帶來煥然一新的感覺,Psych Rock少不了,不過Kevin今次更涉足R&B、Disco等元素,務求令《Currents》成為一張Dance-Oriented專集,像〈The Less I Know The Better〉是首Disco Funk舞曲,從沒想過如此Groovy的作品能出現在Tame Impala身上,至於〈Eventually〉和〈Let It Happen〉也像是為舞池而設的古怪歌曲,而天馬行空的〈Yes I'm Changing〉則是典型Tame Impala風格,不過多加幾分幽默感。到最後,即使《Currents》已能免費串流,可是唱片已決定要買,是刺激Summer神經之選。
issue AUG 2015 VOL: 156
2015-08-03 06:00:00
雜誌與唱片 都是同門
《新報》結業、《成報》清盤、《壹周刊》裁員、《忽然一周》忽然玩完……7月股市沒有翻身,對傳媒界來說更是又窮又絕的黑暗月。

紙媒的前景,已成為不少行家感慨萬分的話題。作為傳媒一份子,當年入行,前輩灌輸一個信念︰只要做好每個報道,寫好每篇訪問,眼睛雪亮的讀者自會用真金白銀支持,銷量升自然得到客戶垂青落廣告。個人對這一直念念不忘,還相信可直到永遠,但原來自己單純過麥浚龍,現實是最動人時光,未必地老天荒。自從流動網絡頻寬不斷增大,以及智能手機的面世,不單是傳媒,連帶音樂、電影、電視、電台等一眾舊有載體均受到極大衝擊,就算沒有不支倒下,也被轟得遍體鱗傷。

今天業界面臨的寒冬,其實比零售業的冬天更早就預測到,行內亦老早已作出相應措施,只是成效追不上狀況的轉壞。零售業同樣步入寒冬,但這屬季節循環,會回暖,相比起傳媒業,似在行一條下坡道,不求再衝頂上破,但求快點到平地,讓大家喘喘氣。傳媒向來有種責任,為社會各現象把脈。十數年前,當唱片業銷量受盡MP3嚴重打擊之時,相信不少報章雜誌記者都有當過醫師,隔空開過不少良方。其實,兩者皆有相依關係,也可以互相借鏡。

或許先以樂觀態度講出一個事實,音樂跟新聞資訊都是不死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兩者必備,問題是當所有音樂和資訊都看似免費時,怎樣令人乖乖付鈔去買你的貨。唱片業步入初冬時,紛紛推出新曲加精選去增銷量,初期是有效的,但當〈每天愛你多一些〉都被收錄第27次時,是好難再愛你多一些的。看雜誌是求最新資訊,跟講笑話一樣冇得翻炒出精選,所以此路不通。去到2000年,唱片業試圖從售價著手,出現一股特別版瘋潮,將5吋X5.5吋的CD盒,包裝到鞋盒般,送MV送禮品送禮券,務求可提高價錢而又做到抵食夾大件。這方面,雜誌業早就向日本同行取經,以送紀念品方式去促銷,發展至今,大大個旅行袋,細細粒Figure玩具,只要能成話題定必搶購,算是半粒靈藥。

近年,隨CD送禮已行不通,觀乎數據,還有人肯真金白銀買的專輯多數是演唱會現場錄音和發燒天碟。香港人可能是地球上最渴求聽Live的一群,明明同一首歌,只要聲稱是Live版便特別想聽,大家就是愛那種獨一無二。當然,有人追求聽唱Live唱到似CD的又是另一深層矛盾。至於發燒天碟,服務的客群其實不算大,但這批客戶願意貨金的比率奇高。無他,十幾至百萬的音響拿來聽MP3,高音甜極都似叫了「少田」般,省不得。亦由於壓製技術有要求,平均每張碟售價至少可賣貴50%。最近盧冠廷的專輯《Beyond Imagination》,便聲言賣出一萬張,一條出路無意中變成了財路。

事實告知大家,無論是唱片業還是傳媒界,還著眼於怎樣去追求高銷量,巨大佔有率的,將要付更大的成本開支,近乎不設實際。時代變得個人化,自拍Selfie佔據了整個社交網絡,人人都想與別不同,都想成為小眾。你能夠成為小眾代言人,已是一項成就。當你今天力讚Juno麥浚龍才華過人時,可曾記起他初入行時的〈愛上殺手〉有幾令你痛恨唾罵,當日他想走最大路的跳舞偶像歌手路線,只是其背景、身分甚至天賦都成為障礙。直至回到自己所屬公司,慢慢踏實地做實事,建立出自己的品牌才有今天的Like。

雜誌App化是大勢,但實體紙媒就如黑膠,仍然會有得做,不過想走大路挑戰《忽然一周》賣20萬本的年代已成過去,留心看看書報攤上的雜誌種類,講釣魚的有兩本,家居佈置又幾本,還有老人家主題、中藥資訊、粵劇等,只要你做得專門,就多一線生存空間。鬥快鬥大路的工作,網絡世界已完全覆蓋了,實質的載體,還是愈專門愈有優勢。這道「羅生門」,其實大家都識唱
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