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Only variable references should be returned by reference

Filename: core/Common.php

Line Number: 257

JET - Leisure - Music - 十八種香港 有種香港叫工廈生命力
電郵地址
密碼
submit
submit
CLOSE
issue DEC 2015 VOL: 160
2015-12-01 10:00:00
十八種香港 有種香港叫工廈生命力

自從八十年代香港經濟轉型,脫離工業生產模式,香港的工廈似乎變得失落。直至近年地產霸權愈見放肆,間接將一堆又一堆擁抱夢想的年輕人趕入工廈,讓老邁的工廈重現姿采活力,當中又以工廈密集的觀塘區最具代表性。上月,18種香港特意在片地開花的觀塘區,選址Indie界的重要地標Hidden Agenda,由何韻詩連同一眾年輕樂隊和音樂人進行一連兩場的Live Show,用音樂展示工廈強韌的生命力。

時興工廈創業,文藝設計手作玩樂,工廈裡都應有盡有,近來愈見火熱的手作市集,亦是工廈手作人聚集衍生的現象。不過,要數第一代活化工廈的有種人,相信必然有一眾band仔band女的份。工廈一向是Indie band的重要基地,孕育無數音樂人,其中又以觀塘、牛頭角最多band友進駐,享譽Indie界的Hidden Agenda即使轉址兩次,仍選擇紥根牛頭角,因為這裡夠raw、夠本土、Indie味重。

今年,何韻詩高調宣佈踏入獨立歌手之路,摒棄主流樂壇,跟各路獨立音樂人和樂隊共同進退,並正式在獨立音樂的Live House聖地Hidden Agenda,聯同本地獨立樂隊雞蛋蒸肉餅、話梅鹿、小紅帽、音樂人徐嘉浩及張菀桐一連兩晚開騷。一位成名歌手踏入工廈細場演唱,過往是天方夜譚,尤其對比第一站可以坐滿三千人的伊館和最多只能容納三百多人的Hidden Agenda,十倍之差,卻有另類快感。阿詩表示:「一般唱片公司不會容許歌手在太細的場地舉行音樂會,覺得像降格了。但你看陳綺貞,她既可在小巨蛋唱,亦可在小書店等細場演出。為甚麼香港歌手就不可以呢?Hidden Agenda被視為獨立音樂的地標,但其實音樂無分獨立與主流,何韻詩也可以在這裡演出。我很享受這種細場帶來的親密感和力量。」

What's coming up……
上月,十八種香港續以火炭作為第四站,相約各位跟火炭三位藝術家到城市的不同角落寫生,創畫我城臉貌。這個十二月,則以camping作為主題,於旺角麥花臣場館舉行三場別具「營」味的演唱會!舞台、座位設計更會參考郊外的營地環境,為大家為來另一種聖誕體驗。■

REIMAGINE
in MACPHERSON WOODS

日期:12月25至27日
時間:20:15
地點:旺角麥花臣場館
票價:$580﹙Camper's zone﹚、$420﹙Mountain zone﹚
信用卡電話購票:2111 5333
網上購票: http://www.cityline.com
購票通及通利琴行售票處公開發售

issue NOV 2015 VOL: 159
2015-11-09 14:00:00
欣賞活著的藝術 Michael Wilson
音樂,有一種很獨特的現場流動性,
能讓每位參與者(包括演奏者與聆聽者)即時同步感應那變化萬千、
瞬間柔腸寸斷、瞬間又氣勢磅礡的當下感覺,
那亦是這種所謂活著的藝術(living art)要人用心去欣賞的主要原因:
「在不同的音樂演奏中永遠都有其永恆的一刻,而演奏者亦責無旁貸,
要給受眾分享那音樂中的每一個永恆時刻。」
香港管弦樂團首席雙簧二墀管樂手Michael Wilson亦強調,
欣賞這活著的藝術,亦要有「期待那意想不到」(expect the unexpected)的心理準備。

意想不到雙簧管
Michael與雙簧管結緣,亦是個「意想不到」的最佳例子:「我自8歲起加入教堂詩歌團,直到12至13歲(我想是13歲吧),我每天都在唱,但那時我的聲帶因受傷不能再唱後,便要找樣東西可讓我繼續,雖不是唱歌,但也可以樂器來維持我的音樂(發展),我記得那次當我在學校聽到雙簧管的聲音,就徹底被它的聲音所吸引著了。」當時因未能繼續高歌而感到失落的他,因感受到雙簧管那極像人的音色,而重拾音樂生命的曙光,從後亦一直與雙簧管為伍。

不由自主的自發性
雖然雙簧管在巴洛克時期以後便好像常被人所忽視,不像鋼琴或小提琴般往往擔當獨奏角色,但Michael所著眼的,是樂章的整體,而不單是獨奏部份:「雙簧管本身是很獨特的,在交響樂章中它會有很多悲哀的音調,同時又會很憂傷,這樂器的本質是不能有很大起伏的,它沒像單簧管或長笛般具彈性。我會更加看重雙簧管於交響樂團中的角色……雙簧管在樂章之中,要知道何時應隱藏,何時應在長笛之下,何時應與單簧管一起,你一定要知道甚麼時候應被聽到,甚麼時候應該收藏起來,那是一種創作的過程,常常都在發生的,我就是最喜愛那種不由自主的自
發性。」

重頭戲碼The Macallan Bravo Series
事實上,除巴哈、泰勒曼及莫札特有專為雙簧管而作的協奏曲外,雙簧管在不少樂章中亦有很獨當一面的表現,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韓德爾的《Arrival of The Queen of Sheba》及葛利格的《皮爾金組曲》等,若說要在家靜心欣賞雙簧管唱片呢,Michael建議:「聽François Leleux的(雙簧管)CD便一定不會錯,他剛完成了斯特勞斯雙簧管協奏曲的錄音,我亦曾在這裡欣賞過他的現場演奏,也是非常出色。」然而,我們最期待的,還是明年4月香港管弦樂團The Macallan Bravo Series的重頭戲碼—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到時Michael將與法國著名指揮家Jun Märkl合作。在此率先問問Michael,我們應怎樣去「期待那意想不到」的呢?「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是一首永恆的、極其浪漫美麗的樂章,能與Jun Märkl合作我感到很興奮,浪漫的作品很容易便會沉湎於悲哀之中……太多沉湎便會是一潭死水,為何我這樣說,因為Jun Märkl很清楚知道怎樣推進,不會讓它掉入泥沼之中……。」■

text  |  Irving  |  photo  |  J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