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Only variable references should be returned by reference

Filename: core/Common.php

Line Number: 257

JET - Travel - Feature - 飛越冰川見證一條大河的誕生 KLUANE NATIONAL PARK
電郵地址
密碼
submit
submit
CLOSE
issue AUG 2015 VOL: 156
2015-07-31 06:00:00
飛越冰川見證一條大河的誕生 KLUANE NATIONAL PARK
白馬市、黃刀鎮,聽來可像是武俠小說裡的鎮名寨號?這些城鎮都是加拿大的育空(Yukon)及西北地區(Northwest Territories)有名的賞北極光去處,名堂響噹噹,育空和阿拉斯加毗鄰而居,風土氣候一般無異。遊白馬黃刀的來客,多在隆冬時節造訪,可領略北極光夢幻之美,或一嘗狗拉雪橇、冰洞垂釣的樂趣。
其實,遊育空更佳時節還有夏天,因為在育空短暫的仲夏裡,其他季節被皚皚白雪嚴嚴覆蓋的青山碧水,這時得以還原真貌,你才能領教了,山嶺雄偉,水更柔媚。

愛吃野花的熊
雪溶了,滋潤著久處冰封狀態下的泥土,滋養著去年植物預先在土壤裡埋留的種子,綠林外,阡陌上,各種山花野卉乘著這短短的季節迸發怒放,只為延續那神秘的傳承使命。一剎時,深深淺淺綠,點點滴滴紅,真可當得一個美字。
除了植物盡量利用春夏繁衍,各種野生動物也從一冬的沉睡中醒來,離穴覓食,夏遊Yukon,你不難遇見跑下山來找糧餉的大灰熊及黑熊。
Yukon是有名的熊之鄉,這段行程咱們亦與熊有緣,先是在南下Skagway的路上,看到熊媽媽帶著小寶寶找東西吃;再是在一片黃色蒲公英花海中,見到龐然大熊好不浪漫地大吃小黃花,幸運地拍到些大熊嘴邊咬著朵小花的妙趣鏡頭,真像是慈祥得拈花微笑的彌勒佛。原來除了三文魚及果莓,黑熊也愛吃野花。

還有一回在往Haine Junction的路途上又有奇遇,話說一頭更碩大更漂亮,身披金黃皮草下襯棕色短毛的大熊在公路上覓食,施施然橫越公路而無睹那些為此而停下來的大旅遊巴、小貨車、越野車甚至一輛為了要拍牠的玉照而居然繞過熊行路線再拐回頭的鐵騎士,牠老人家就是一副天下本無事,看透世情模樣,找野花去也。不過,那位鐵騎士也未免太勇了,電光火石間,熊與人的距離不過二、三十呎,要是熊大爺翻面無情,鐵騎士肯定無從躲避。

飛越萬年冰川
位於育空地區西南的Kluane National Park,擁有加拿大群山之首Mt. Logan(5,959米)及世界最大的非極地冰川之一,方圓約二萬多平方公里。
除了上述的Kluane國家公園之外,包括了卑詩省Tatshenshini-Alsek省立公園、阿拉斯加Wrangell-St. Elias國家公園及Glacier Bay國家公園,組成了幅員廣袤的保護區,區內包括了Kluane Ranges及Icefield Ranges兩大山系、冰川、茂林、河道等等不同的特殊地貌,成為受保護的聯合國世界遺產之一,覆蓋範圍共為九萬七千多平方公里。
除了行山、遊湖來欣賞這雄偉山川之外,還可以更立體地全面感受Kluane National Park之美:乘坐小型飛機穿雲越嶺,低飛於最高峰Mt. Logan、St. Elias Mountains及億萬年冰川Kaskawulsh Glacier、St. Elias Icefields、Lowell Glaciers之間。
可容六人乘坐的小飛機就在Haines Junction機場起飛,乘客可選擇四十分鐘以至三個半小時的飛行航線,最長的行程是可以讓飛機在原始的冰原上降落,乘客更可享受冰上活動時刻。
咱們選擇的是一小時十五分鐘航程,飛越範圍包括了炫目亮點:最高峰Mt. Logan及萬年冰川。

全文請參閱156期《JET》。
issue JUL 2015 VOL: 155
2015-06-30 06:00:00
蘇格蘭高地 — 適宜錯過的旅行
「你們要去Talisker Bay嗎?我剛從那邊散步回來。」路上遇到的老人家用眼神嘉許我們識貨。身處海灣的當時並不知道那是島上潛藏最多礦石的地方,只想著酒廠的女孩子沒介紹錯。眼前橫陳的斷木分明是藝術品,瞇成一線的瀑布近看應有另一番磅礡。遠處有雨雲,海風刮來一下吹醒空肚喝下的威士忌。趕緊掏出一早準備好的三文治,超市架上標榜土產的燻魚果然好味。全程望天望山望海,沒望腳底的石頭,非常滿足地離開。如是漫無目的無做功課自駕遊,錯過同時亦意外收穫了許多風光。

靠印象之旅
自駕遊蘇格蘭高地是此行目的,但真正要去哪卻毫無概念,找到願意做柴可夫的友人就出發。駕車的當然有做功課看一下行車路線,全程留守後座的我們不負責任地盲舂舂,唯一準備,是上路前再看一遍堅盧治的《The Angel's Share》,和把村上春樹《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塞進背包。說得好像是為了威士忌而去旅行,事實是去高地前人生絕不過三杯威士忌。

功課沒做靠印象,蘇格蘭高地有Shortbread、蘇格蘭裙、風笛、格紋、羊、哈利波特、Macbeth、威士忌、城堡和山。最後埋單清算,大概去時仍屬旅遊淡季,又沒去遊客集中的城鎮,沒見到穿蘇格蘭裙吹風笛的身影(回倫敦搭地鐵見到了),羊才沒有通山遍野,當然也錯過Hogwarts Express。可確實每天都歎單一麥芽威士忌,飽足深藍澄金的湖光,蹓躂銀光粼粼的沙灘。

沿大山狹湖
地圖上相連的土地,實際上是不同水平的兩個世界。蘇格蘭高地邊界斷層(Highland Boundary Fault)是由東北斜落西南、將蘇格蘭一分為二的階梯,西面海拔六百米以上、地圖上呈三角形的山地就是高地。高地原來是片高原,被水流冰川分割出大山狹湖,是故高地雖像片波濤起伏的海,可這海面並未見狂風大作巨浪翻飛,倒像孩童塗鴉,波浪形的山排著隊一個緊跟著一個,都差不多高。蘇格蘭人叫海拔三千呎以上(即914.4米)的山作Munro,282座Munro,絕大部分都在高地,包括大不列顛島上最高、海拔1,344米的Ben Nevis。山高密匝,唯人本來就在山腰,大山都老實寬厚,不幽險亦不咄咄迫人,天很闊很近。

高地又有數以萬計的湖泊,多又窄又長,最出名是傳說有水怪出沒的尼斯湖Loch Ness。Loch是高地蓋爾語,對應英文的Lake,解作湖。因著地貌氣候資源不同,高地人與低地人自古以來就有著不同的語言、文化與命運。相對與低地人,高地人與北愛爾蘭蓋爾人更親近,好多個世紀前他們說著同樣的蓋爾語,後來發展出自家高地蓋爾語。至十八世紀大英治下,帝國一句開發山地發展經濟將高地人驅逐迫遷,沒有了土地,語言文化隨之散迭。今天操流利高地蓋爾語的人不足六萬,僅及蘇格蘭人口百分之一,即使較能保留傳統的邊陲小島,以高地蓋爾語為母語的人口亦在急降。之所以步入廿一世紀,蘇格蘭人在爭取自治獨立同時,也力爭擴大高地蓋爾語的公共空間,於是學校終於開辦高地蓋爾語課、BBC設立了高地蓋爾語頻道、高地蓋爾語通行蘇格蘭與歐盟間。「Welcome to the Highlands / Failte don Ghaidhealtachd」,車子駛上A82公路,當城市切換成湖光山色,大路旁車站裡,高地蓋爾語終與英文並列。

全文請參閱155期《J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