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Only variable references should be returned by reference

Filename: core/Common.php

Line Number: 257

JET - Leisure - Music - 迷幻串流Tame Impala
電郵地址
密碼
submit
submit
CLOSE
issue AUG 2015 VOL: 156
2015-08-05 06:00:00
迷幻串流Tame Impala
音樂串流軟件興起,影響唱片銷量是不爭的事實,而我也有選用這些軟件,作為隨身聽或買碟前試聽,的確方便得很,唱片依然有買,但不及從前那般狠。早前,心血來潮跟同事們測試各種音樂串流軟件聲音好壞,於是拿老闆的膽機來試聲,Tidal最靚聲屬意料之中,而Spotify和Apple Music則不相伯仲,不過如果只以手機headphones來聽的話,相信三者的分別沒這麼大。

現在習慣買碟前先試聽,就像從前到唱片店試聽般,不過此舉就免了聽完不買的尷尬,樂評人也少了率先聽的優勢,不用非法下載,樂迷也能享有同時聽的平等機會。問過身邊幾位年輕同事,他們經常用音樂串流軟件來聽歌,只聽不買幾成習慣,除非真的是極度喜歡才會買下,例如他們剛看過日本樂隊The Fin.來港演出,完show後買了其專集《Days With Uncertainty》,雖然Spotify有得聽,但他們純粹為紀念,並沒開封的打算。而我, 聽澳洲Neo-Psych樂隊Tame Impala新作《Currents》,同樣是先從串流而來。

自從2010年發表首張專集《Innerspeaker》後,Tame Impala成了Hip友必聽迷幻之選,加上他們所屬的廠牌Modular是Hipster最愛,跟潮流扯上關係後,當然行得更快,而他們除了行得快,亦行得前,第二張專集《Lonerism》來得更精煉,緊湊激烈的Psych Rock之音,的確容易令人情緒高漲,而這碟的成績比前作更大躍進,英國由第144位急升到第14位,美國則由不上榜變成第34位,的確不簡單。因《Lonerism》的成功,Tame Impala四出巡迴演唱,而他們隨後兩張專集同樣是跟Live息息相關,先是跟The Flaming Lips合作的《Peace And Paranoia Tour 2013》,繼而是他們自家的《Live Versions》,這兩張碟同是限量發行,同樣是炒到天價,成為被炒目標,是身價的證明。
事隔數年,潮流已大變天,Hipster喜歡的不是2010年那些,Modular的受歡迎程度今非昔比,旗下賣錢的名字所餘無幾,以為Tame Impala跟Modular骨肉不分離,但最後Modular還是將樂隊第三張專集《Currents》割肉,分別賣給美國的Interscope和英國的Fiction,而這碟也是Tame Impala首次以三人陣容錄音,結他手Nick Allbrook已離隊,餘下一手包辦主唱、結他、低音結他、鼓、鍵琴和所有創作的Kevin Parker,鼓手、結他手兼鍵琴手的Jay Watson和敲擊手、結他手、低音結他手的Dominic Simper一起製作。

一如以往,Kevin一人包辦全碟所有作品創作,他還首次肩負混音工作,而錄音也選取他位於Fremantle的home studio。除了廠牌和成員的轉變外,《Currents》的音樂風格亦帶來煥然一新的感覺,Psych Rock少不了,不過Kevin今次更涉足R&B、Disco等元素,務求令《Currents》成為一張Dance-Oriented專集,像〈The Less I Know The Better〉是首Disco Funk舞曲,從沒想過如此Groovy的作品能出現在Tame Impala身上,至於〈Eventually〉和〈Let It Happen〉也像是為舞池而設的古怪歌曲,而天馬行空的〈Yes I'm Changing〉則是典型Tame Impala風格,不過多加幾分幽默感。到最後,即使《Currents》已能免費串流,可是唱片已決定要買,是刺激Summer神經之選。